l

2012年1月15日 星期日

防弊還是興利(2)

January 15 11:06-12:18


最近突然對「防弊還是興利」這件事情有很大的感觸。幾年前 Teddy 還在學校念書的時候,常常在期刊雜誌與研討會的論文集看到很多國外公司(例如 IBM、Microsoft、Google、Sun,以及一些記不得名子的小公司)的員工所發表軟體領域的論文,但是印象中好像幾乎沒有看過台灣民間公司的員工(大學或中研院這種研究單位不算)發表過類似的論文。為什麼?以下是 Teddy 的猜測:

  • 洩漏公司機密:身為公司員工,發表論文是否會有「洩漏公司機密」的疑慮。為了解除這樣的疑慮,公司還要找人先審查論文內容,浪費公司資源。
  • 對公司有什麼好處:員工發表論文對公司有什麼具體的好處?
  • 你很閒喔:員工居然還有時間可以去寫論文發表,代表這位員工太閒了,多派一些工作給他吧。
***

前幾天 Teddy 看到 Hadoop 1.0 版正式發表,如果稍微有聽過 Hadoop 的鄉民,應該會知道 Hadoop 是根據 Google 工程師所發表的論文中所談到的 BigTable、MapReduce 以及 Google File System 等概念的實做。目前 Hadoop 由 Apache 軟體基金會 (Apache Software Foundation) 所管理,其中 Yahoo 與 Cloudera 等公司都投入開發人員參與 Hadoop 的開發。

奇怪了,Google 沒事幹麼讓自己的員工發表論文「洩漏公司機密」,搞得其他競爭對手都可以學習模仿,開發類似的雲端計算架構?這麼一來雲端市場不是多了很多競爭對手?

Teddy 猜想(公堂之上假設一下,應該不犯法吧...XD),Google 的立場可能是:
  • 對自己公司很有信心。因為 Google 公司與員工不斷的在進步,所以把一些「既有的」知識透露一小點分享給社會大眾,不但不會對公司造成負面的影響,反而會對公司的形象加分。為什麼,因為自此之後,每當搞雲端計算的人提到 BigTable、MapReduce 以及 Google File System 這些觀念的時候,幾乎都一定會提到 Google(免費幫公司打廣告啊)。
  • 雲端計算是一種「生活習慣的改變」,這樣的改變所帶來的市場太大、太大了,Google 一家公司也不可能全部通吃。話說回來,光靠 Google 一家公司的力量要很快地讓大眾達到這樣的改變也是有一定的難度。所以,還不如分一點小甜頭給市場上的其他公司,一起把這個市場做起來,這樣子 Google 反而會是受益最大者。
***

有遠見的人會思考如何「把餅做大」,可惜大多數的人所想得還是如何「把別人的
餅搶過來(這算是一種紅海戰爭嗎?!)」。還記得 Teddy 在幾個月前所寫得「防弊還是興利」,其中引用前任衛生署長楊志良先生關於全民健保部份負擔這個議題所說得一段話:

由於不可能針對每個人訂定部份負擔,因此不管如何訂,對某些人總是太低,而某些人則是太高,那麼我們就要問:健保的目的是什麼?如果是減少浪費,那就訂部份負擔愈高越好,甚至100%負擔。天下沒有完美的制度,有利就有弊,兩害相權取其輕,兩利相權取其重,去掉弊常也把利取消掉了。若健保的目的是要達到全民健康照護,那麼部份負擔就只能訂得低,但接受某種程度的浪費

Teddy 真的很喜歡上面用藍色標注的這段話,同樣的觀念其實在很多地方都可以看到。例如,豐田汽車和他的經銷商合作關係,或是在 ted.com 上面的這段演講 Howard Rheingold: The new power of collaboration (有中文字幕)所要傳達的觀念。不知道是不是華人社會這種「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已經根深蒂固的默默存在許多人的心中(還是怕被爆料、抹黑?),所以當有些「不同的想法」出現的時候,主事者第一時間想到的往往不是「興利」,反倒是如何「防弊」,防到最後就如同楊志良先生所說得:「去掉弊常也把利取消掉了

***

2011 年 9 月 Teddy 去李國鼎故居參觀,看了李國鼎先生的生平簡介之後才知道原來他在經濟部長任內曾經因為「東亞紡織公司貸款案」被監察院提出彈劾。站在經濟部長的立場,原本就是要幫助經濟發展,協助企業經營。即使李國鼎先生應該算是公認的「清官」,但是他還是在「防弊還是興利」的戰爭中輸給了防弊,辭去經濟部長職務。時空回到現在的社會環境,想要有勇氣大刀闊斧去興利而又不怕被扣帽子的人恐怕只會越來越少了

***

友藏內心獨白:講這麼多,是你自己太反骨了吧你。

2 則留言:

  1. 1 忘記在那看到,google release 技術通常代表的是他們已經有更新更厲害的,只是在web這個產業,他們需要把大家的水準拉到差不多的位置(把餅做大):P

    2. 而且release 出paper 你就做得出來嘛,又忘了在那看到Hadoop怎麼也做不出google paper 提出的效能(需考証,不確定)

    回覆刪除
  2. Hi Chih-Min Chao:

    (1) 是啊,就是算 google 『舊的技術』,大家都還是要花好多時間來追。不過至少人家會有那種把餅做大的氣度,而不是光光想著把別人手上的餅搶過來。當然搶餅這一點也是很重要的啦,不然幹麼去開 Google+...XD。

    (2)光是看 paper 要重複做出 paper 中提到的效果也是很不容易的,做到的算他有本事,福氣啦...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