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3年8月26日 星期一

我應該也算是自由工作者…吧!

August 25 18:27~20:06

image

 

前幾天讀了「良葛格」在iThome 621期上面一篇名為《自由工作者之自由:自由的代價與實質意義》的文章,心有戚戚焉。讀完這篇文章之後才知道良葛格從2003年起已經連續十年未曾有過正職的經驗,算是自由工作者的前輩。文中「保留時間醞釀更多選擇」這一個段落的內容,Teddy讀來特別有同感。

想起2012年7月剛成立泰迪軟體的時候,剛開始也是因為生活的壓力,心裡急著想要尋找更多的收入來源。但一開始每隔2~3月才有一門公開課程,而企業內訓及導入的案子都還在耕耘當中。當時每個月的平均收入只剩下之前工作的1/3左右,但是自己的時間比較充裕,有心力可以規劃一些新的課程與嘗試一些新的創造收入方法。例如,在平日夜間舉辦短期(2~3小時)的講座型課程活動,或是自己主動聯繫潛在的客戶,用非常優惠的價格協助導入Scrum與敏捷開發。

到了2013年上半年,也不知走了什麼好狗運,突然蹦出好幾個企業內訓和企業導入案,加上幾個「Scrum」、Design Patterns」、「軟體測試與持續整合」等公開課程都陸續招收到足夠的學員而成功開課,收入變得比較穩定一些,但也搞到自己幾乎沒有喘氣的時間。唯一剩下一點點空檔的時間,拿來寫完部落格之後,所剩無幾。有時候甚至經常需要動用到自己晚上的休息時間,才勉強維持每天發表一篇部落格文章的承諾。此種現象,正如良葛格在文章中所寫的:「…最後迫使自己雖然形式上是自由工作者,但實質上更不自由」。

寫到這邊Teddy想到在《顧問成功的秘密》這本書中提到,顧問只有「工作閒與工作忙」這兩個狀態,而在工作忙的時候更應該花時間來經營新的客群,否則等到工作閒的時候再來經營往往會緩不濟急。因此書中建議顧問應該要「每週至少花一天時間在公開露面這件事上」(請參考《顧問成功的秘密:每週至少公開露面一天》)。要如何利用時間以便平衡「眼前收入」與「未來發展」這兩股經常是互相衝突的力量(force),的確是自由工作者需要面對的難題

***

自由的實質意義

文末良葛格提到「自由的實質意義」在於:「能夠在時間、工作、經濟等經營出更多選項」,這一點Teddy也非常認同。與上班族相比,自由工作者在時間、工作選擇與收入來源各方面所擁有選項的確是比較多。除此之外,Teddy到目前為止短短一年八個月的自由工作者菜鳥經驗,覺得還有一件很重要的意義,就是「可以實現把興趣當作飯吃」這件事。

導入Scrum與敏捷開發實務做法、學習Alexander的pattern與pattern language理論、軟體測試與持續整合、軟體設計、例外處理等等,都是Teddy的興趣。雖然以前工作的時候也是靠這些「興趣」吃飯,但是畢竟主要的工作是開發某個軟體系統,而這些「興趣」只是支援這個開發過程的背景知識與能力。自己創業之後(小公司應該也算是自由工作者吧),慢慢發現原來這些「興趣」是可以轉換成新台幣,這算是一種從市場所得到最直接的回饋。這種感覺,真的很爽熱戀

有看過Teddy的 大作 拙作《笑談軟體工程:敏捷開發法的逆襲》這本書的鄉民們,可能會知道Teddy心中一個小小的心願,就是希望能夠「改變人們在台灣開發軟體的方式」。這個 妄想 心願,當年身為一個上班族的Teddy,是不可能有機會可以實現。雖然成立泰迪軟體之後,Teddy對於公司也沒甚麼偉大的遠景,只希望能活下來不要倒店就好。但是這個「改變人們在台灣開發軟體的方式」的希望,隨著上過Teddy課程、企業導入案與觀看部落格鄉民人數的增加,Teddy真的有感受到「改變」的發生。雖然和整個台灣從事軟體開發的人數相比,這個數目現在還是很小,但套句敏捷開發的講法,真的有在「逐步成長」。Teddy知道要改變所有的人這是不可能的事情,但是能影響一個算一個,除了讓自己可以依靠興趣繼續在社會上存活下去以外,如果真的能對鄉民們在工作上、生活上有所幫助,也算是功德一件。

「自由的實質意義」是什麼?Teddy現在覺得,人生走這一遭,在自己的有生之年可以做一些不一樣的嘗試,這個嘗試未必是最好的、最成功的、最有名的、最賺錢的,但是絕對是獨一無二的、有趣的、有意義的、值得記憶的還有不添加人工香料與防腐劑的

***

友藏內心獨白:自由=修行=做功德挑眉質疑

6 則留言:

  1. +1
    希望今年有機會看到Teddy新的大作,我一定會支持你去買的。

    回覆刪除
    回覆
    1. 今年可能性比較低,不過明年保證會在出一本新書。我希望以後平均每一年都可以寫一本新書 XD。

      刪除
  2. Teddy 你好,

    先前我在找Design Pattern的資料找到你的網站,看到你的部落格,真的是真才實料。那時在研究network middleware,找到POSA2的pdf,後來就買了書。而POSA1至5,我在幾年前就補齊了。
    早期學生時代,大家都迷候捷,覺得moden c++, template ..etc很酷。就業以後才發現那些只是介紹各種廚房用俱,跟你不能做出一道菜是兩回事。
    程式寫久了,有一陣子想往軟體架構師發展,但是發現台灣沒有軟體的市場,自然也不會有這麼專業的職缺。後來也在大公司上班,大家連Design Pattern都很少用,更不要說Architecture Pattern了,連聽過POSA系列的人真的很少。
    難得在網路上看到像你這麼執著這項專業的人,一定要來打氣一下,謝謝你為大家寫這麼多的專業topic,感覺你很有熱情做這個事情,要繼續保持下去,呵呵
    PS:你的書我有買,^_^

    Patrick.

    回覆刪除
    回覆
    1. Hi Patrick,

      非常感謝您的鼓勵啊...沒想到 POSA 1~5 您都買齊了,我還差 POSA 3 沒買...XD。

      在台灣軟體架構、design patterns這些東西學的太深入,的確是會有一種『曲高和寡』或是『高處不勝寒』的感慨,要找到知音真的不容易啊。我也只是把自己所學的一點點東西利用blog這個媒介跟鄉民們分享,希望有相同興趣的人,可以在讀了文章之後,可以縮短一些學習的路徑。剛開始純粹是『做功德』,後來變成自由工作者之後,除了『做功德』以外,也多了『做生意』這個用途。

      希望不要害大家走火入魔就好 XD。

      刪除
    2. 我覺得軟體架構是一個很好的訓練,架構上的元件設計原則「彼此獨立、互不遺漏」。

      做任何事都會條理的很清楚。有考試都會一百分的功效。

      PS:我有在你的FB上訊息你,但你好像沒看到。

      Patrick.

      刪除
    3. Hi Patrick,

      您有在 FB 上訊息我?!不好意思我真的沒注意到.....
      今年初有一位老師在 FB 上傳訊息給我,邀請我去他們學校給一個Scrum的演講,結果我到學期末才發現這個訊息...Orz
      有任何問題歡迎直接寫信到我的gmail信箱給我。

      謝謝。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