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5年4月17日 星期五

[還少一本書] 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 with Scrum

April 01 09:20~10:38

螢幕截圖 2015-04-01 09.36.12

 

這幾天利用一些時間把《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 with Scrum: A Practical Guide to Agile Requirements Discovery 》這本只有160多頁的「小書」很用力的重讀一次。一年多前第一次讀這本書,覺得這本書根本是掛羊頭賣狗肉,名不符實,書中提到「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的地方好少,都在講一些對於熟悉Scrum的人早已知道的事情,例如story的寫法、用planning poker做估算、與stakeholder合作一起產生需求、product backlog管理與梳理、用taskboard追蹤進度等。從73頁開始才提到直接與「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相關的內容,而且這些內容很淺顯,感覺沒有搔到癢處。

這次重讀卻有另外一種全然不同的感受,覺得這本書寫的很好,把敏捷開發(Scrum)與需求有關的主題描述的很清楚,有一種打通任督二脈的感覺。怎麼會有這麼大的反差勒?

當初會買這本書是因為這幾年對於「specification by example」與「BDD/ATDD」這個主題一直有興趣,一看到書名「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 with Scrum」就被吸引了。但Teddy覺得這本書的副標題「A Practical Guide to Agile Requirements Discovery」當做書名會比較好,因為書中的重點並非著重在「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的技術面(程式與工具),而是告訴讀者在Scrum的框架之下,如何落實「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這個實務做法。否則讀書的時候一直在找「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的程式範例與工具介紹,會有一點小失望啊。看了這本書在Amazon上的讀者評分,只有區區的2.5顆星,這可能是原因之一。

螢幕截圖 2015-03-31 21.19.31

***

這本書的重點可以用書中的這兩張圖來介紹,首先看到Figure 6.10,整個Scrum的需求管理流程,從梳理product backlog開始,將大的需求透過rank(區分等級、排優先順序)、illustrate(詳細說明)、size(估算規模)、split(切割)這四個步驟逐步拆分成小而明確的用戶故事。在Scrum框架中,grooming又稱為product backlog refinement,佔用每個sprint的5%~10%的時間。

螢幕截圖 2015-04-01 09.46.40

 

接著參考Figure 6.9,在grooming活動中,Scrum團隊與stakeholder針對每一個user story共同訂出幾個用來表達重要需求的「key scenario」,從這裡開始就慢慢浮出「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的味道。每一個「key scenario」在specification workshop(參考Figure 6.10)會被展開成更詳細與具體的scenario,然後透過工具寫成自動化驗收測試案例。

螢幕截圖 2015-04-01 09.46.54

***

回到Figure 6.10,在sprint planning開始之前的specification workshop並沒有出現在標準的Scrum框架之中。作者建議在這個活動中將「key scenario」展開,以便做為sprint planning中,每一個story的驗收條件。

接下來的事情就很簡單,選擇一個團隊喜歡的工具,像是Fit/Fitness或是Cucumber/JBehave/SpecFlow,將這些scenario翻譯成可執行的自動化驗收測試。

***

Teddy自己的經驗,有些團隊嘗試在grooming就列出story的所有scenario,導致團隊成員經常有grooming的時間不夠用與整個流程太繁瑣的抱怨。針對這個問題,這本書的建議就是Figure 6.9與6.10提到的方法,用兩階段的方式將scenario逐步列出來。書中並且建議每一個story指派一位開發人員當做這個story的「分析師」,負責完成詳細scenario的撰寫

聽起來不錯,但是仔細一想整個流程變的越來越複雜,而且書中建議specification workshop不要超過2小時,如果無法完成所有的scenario,被指派為「分析師」的開發人員要找時間把工作做完。因為完成每一個story的scenario成為「Definition of Ready(DoR)」的一部分,所以sprint planning相對來說就可以進行的比較順利(因為story的驗收條件已經先定義好了)。

耶,聽起來有點up-front design的味道,是嗎?是啊。隨著團隊落實的敏捷實務做法越多(Definition of Done越來越完整),的確會有一些之前沒被強調的工作慢慢冒出來。但大體精神還是秉持著iterative與incremental的做法,一次做一點、成長一點。雖然看起來好像多花了時間在up-front design,但得到的好處卻是讓團隊每個sprint結束之後的產出物更接近「可以立即交付給使用者」的這個目標。因為需求的正確性在開發流程的早期已經被提出探討,而且可以被重複地自動驗證,所以「理論上」開發完成的軟體功能應該和使用者的期待不會落差太大。

***

「Executable specifications」串起了軟體開發的價值鏈上下游,要真正落實需要花費一番功夫,不是用自動化測試工具寫寫驗收測試就好了。一路上雖然艱苦,但最後的果實卻很甜美,值得投資。

***

友藏內心獨白:光會使用工具無法發揮全部的戰鬥力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