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6年1月11日 星期一

期末考試是讀書

Jan. 07 17:20~18:28

擷取

 

在北科兼任的「敏捷與精實軟體開發」這學期的課程即將結束,去年期末讓學生分組報告Coding Dojo、Kata,今年換個花樣,三個禮拜前讓學生自己決定如何驗收這學期的學習成果。Teddy提出幾個建議:

  • 筆試
  • 口試,一人10分鐘。
  • 10分鐘上台報告,題目自選

另外開放學生自提方案,有人提出:

  • 2人一組口試,同組的成員獲得相同期末考成績
  • 3~4人一組口試,同組的成員獲得相同期末考成績
  • 全班一組口試,全班獲得相同期末考成績
  • 考券帶回家寫

經過兩輪的投票,最後學生選擇「考券帶回家寫」。

***

想了幾天,出了5題,其中一題要求學生讀《Learning Agile: Understanding Scrum, XP, Lean, and Kanban》這本書。這本書有10章,把班上同學分成兩組,一組看單數章節,另一組看偶數章節(每個人都要讀)。看完之後紀錄你花了多少時間讀書,並寫下哪些重要概念在這學期上課有提到,哪些沒提到。沒提到的概念你打算如何弄懂它們?

這門課在北科教了兩年,雖然有列出好幾本參考書目,以及一本建議的「教科書」,但Teddy上課並沒有照書教,而是使用自備教材。去年選了《Introduction to Agile Methods》這本書當教科書,今年改用《Learning Agile: Understanding Scrum, XP, Lean, and Kanban》。兩本書對於敏捷開發的涵蓋率都足夠,後面這一本的副標題「Scrum、XP、Lean、Kanban」剛好是Teddy在這門課要教的範圍。加上這本書有中文版,學生會比較開心一點,今年就改用這本。

螢幕截圖 2016-01-07 18.27.53

***

今天上課問學生,下禮拜就要交期末考卷,大家讀《Learning Agile: Understanding Scrum, XP, Lean, and Kanban》有沒有遇到什麼問題,有沒有什麼地方看不懂?同學表示沒什麼大問題,最大的抱怨是中文版翻譯太爛…Orz。Teddy沒讀過中文版,只能請同學找英文版對照著看。

很高興上了一學期的課同學具備讀懂書中大部分內容的能力。這本書最後一章提到,大部分的人在導入敏捷開發的時候,是不會去把整本書讀完。Teddy的經驗也是如此,許多團隊在導入敏捷開發的時候隨便抓到什麼看起來合用的就拿來 用,因為心中少了敏捷方法的大地圖(Big Picture),遇到很多狀況很容易誤入歧途,最後嘗試失敗就把責任怪到方法身上,而不反思自己對方法的了解是否正確且完整。

Teddy認為整本書在它規劃的範圍之內,嘗試提供了一個敏捷方法的完整脈絡(context),讓讀者在實踐敏捷方法的時候,有個大方向可依循。這個概念就好像〈整體的感覺〉所提到的:「套用pattern(設計)的過程是一種由上而下(先體驗整體)的過程,而不是由下而上(一個接著一個,試圖在最後產生一個整體設計)」。

螢幕截圖 2015-12-31 14.26.59

 

所以,養成讀書的能力與習慣真的很重要。

***

友藏內心獨白:只有學習可以應付不斷改變的環境。

1 則留言:

  1. 由上而下(先體驗整體)--> 要先有整體觀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