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6年9月5日 星期一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

Sep. 03 20:30~23:13

螢幕截圖 2016-09-03 23.09.03

 

有一次開完會後…

朋友:你剛剛怎麼那麼生氣啊?

Teddy:生氣?有嗎?

朋友:對啊,你不是跟對方吵得很大聲嗎?

Teddy:喔,那只是「激烈交換意見」而已。討論專業問題有時候不知不覺會大聲一點,這很正常。

朋友:是嗎?我看起來你們好像在吵架一樣。

會議結束之後,討論也就結束,過程中發生的對話其實自己並沒有特別放在心裡,但是身旁的朋友倒是挺為自己掛心的。反之,有些事情朋友覺得沒什麼大不了,但自己卻大驚小怪。例如,看到詐神橫行霸道,這原本不關自己的事,但卻常常忍不住多嘴。又或者聽到別人批評自己,理應抱持有則改之,無則勉之的態度,但卻經常對於「無則」的狀況耿耿於懷,無法淡然處之

***

佛家有一句話:「物來則應,過去不留」,要做到物來則應原本已經不簡單,要達到過去不留的境界更是困難。對於不在意的事,過去不留也許不難,但對於在意的事,就是因為在意、執著、捨不得,所以無法不留。

佛家把鏡子當作「物來則應,過去不留」的最佳範例,想起Teddy經常把Scrum比喻為「照妖鏡」,可以映射出團隊、組織的現況。但只有「照出現況」顯然不夠,缺少了物來則應的「應」字。如何應?依靠團隊的專業技能合作默契持續改善能力來反應。至於「過去不留」的功夫,可以解釋為「鼓勵勇敢嘗試、突破,不怕失敗、允許失敗、鼓勵失敗」的文化;事情發生就是發生,妥善處理便是,完事之後繼續向前

***

「物來則應,過去不留」說來簡單,但沒有一點自己做得到。簡單的事可以做到物來則應,困難的事、無聊的事、麻煩的事、危險的事就想逃避。事不關己就過去不留,一扯到自己就起執著心,真的是連鏡子都不如。只能把這四個字寫在便利貼上,貼在電腦桌前,時時提醒自己,向鏡子學習。

***

友藏內心獨白:不是說明鏡亦非台嗎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