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20年5月12日 星期二

等一個人春天

May 12 14:25~15:50

▲浪浪也會自己生長。


緣起

Domain-Driven Design: Tacking Complexity in the Heart of Software》這本書出版於2004年,當時Teddy正在念博士班,忙著準備資格考與論文,根本不知道有這本書。後來好像曾經聽過DDD這個名詞,當時自己一直把它腦補成MDA(Model-Driven Architecture)。因為自己對MDA沒什麼好感,當然對DDD也就沒興趣 Orz。

***

一面之緣

2013年,在這本書出版9年之後,Teddy忘了在什麼機緣之下買了它。翻了翻書的內容,覺得:

  • Model-Driven Design和以前學過的OOAD(物件導向分析與設計)建domain model的內容大同小異。
  • Ubiquitous Language是一個新名詞,但是它目的和Alexander的Pattern Language很像—A common ground for communication,而且比Pattern Language還要簡單。

以上這兩個模式(Patterns)算是DDD的核心,先被Teddy給「鄙視」一番。繼續往下看,覺得比較「有用」的模式是:

  • Aggregate,將一群緊密相依的物件放在一起,這是一種人為的模組化單位,可以彌補一般程式語言在Package與Class之間的空白。
  • Context Map,表達bounded context之間的關係。

然後呢?就沒有然後了,書就被Teddy丟在一邊。

***

再續前緣

三年前指導教授想把他手邊的軟體架構這門課交給Teddy來教,Teddy參考了近10本軟體架構的書,最後選了當時剛出版的《Clean Architecture: A Craftsman's Guide to Software Structure and Design》。教軟體架構和DDD原本沒什麼直接的關係,因為實作Clean Architecture核心層(Entity Layer)需要建立domain model,而Teddy又不想只是使用原本OOAD的方法,想起DDD關於建立domain model的一些設計模式,於是又回頭探索DDD。

又過了一年,有一天Teddy在YouTube聽一個DDD演講,內容和講者是誰已經忘了,但是聽到一句ubiquitous language in code,好像被雷打到一樣,突然醒過來。這種感覺,就好像當年六祖慧能聽到金剛經的「應無所住而生其心」一樣,當下頓悟XD。

Alexander的pattern language使用對象是,人用它來設計住宅以及都市規劃。如果將pattern language應用在軟體開發上,則可以想像成套用了一群(數個)設計模式來解決一個大的設計問題,這也是原本Teddy對於ubiquitous language的看法。

但是,ubiquitous language不只是這樣。DDD的Model-Driven Design與Ubiquitous Language這兩個模式是一體兩面,如果只把它們應用在「概念層次」,只用來作為領域專家與開發團隊溝通的工具,那就只發揮了DDD一半的功力。還有另一半,而且是打通任督二脈的另一半,就是要將Ubiquitous Language表達在程式碼裡面。所以光是只談ubiquitous language還不夠,加上in code,才是畫龍點睛,才是幫佛像開光。

***

自然生長

Ubiquitous language in code,同樣一句話,當時的Teddy聽了有感覺,換成別人就不一定。就算是Teddy本人,如果早個幾年聽到這句話,也不一定有感覺。

奧修在《草木自己生長:禪的真隨》引用禪師齊內林的話:「靜靜地坐著,什麼事都不做,當春天來臨,草木就自己生長。」雖說「什麼事都不做」,實際上並不是「什麼事都不做」。而是以平常心,認真去做好每一件該做的事情

等到時機成熟,春天到來,草木自然生長。

***

友藏內心獨白:不能揠苗助長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