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3年2月1日 星期五

精品 vs. 產品

Jan. 30 16:49~18:14

螢幕快照 2013-01-30 下午4.52.15螢幕快照 2013-01-30 下午4.53.05

前一陣子有人提到Lean Startup(精實創業)公司比較適合用Kanban,不適合用Scrum。因為Scrum過於強調「品質」,而很多新創公司連「產品是什麼」都不知道,何必花力氣在「產品品質」上面,過份注重品質反而是一種浪費。

這種看法聽起來也挺有道理的,畢竟新創公司若還處於摸索成長引擎的階段,花費太多精力在所謂的「產品品質」上面,的確有浪費資源的嫌疑。舉個Teddy親身體驗,創立泰迪軟體之後,Teddy因為開課與舉辦活動而經常需要使用網路上某個服務,在此以「X服務」稱之。「X服務」的點子非常有創意,提供的系統功能也算完整,因此一開始就吸引了Teddy選擇這個服務。隨著使用的頻率與時間增長,Teddy陸陸續續發現許多「X服務」系統的bug以及不穩定的之處(Teddy內心獨白:軟體人的悲哀,就是發現別人系統有問題的時候,很想打電話去告訴對方應該要如何修改挑眉質疑)。

雖然很想「跳槽」改用其他競爭對手所提供的服務,但由於已經在「X服務」上面建立了許多資料,且跳槽改用其他服務還需要一段磨合的時間,在還沒有出很大的問題之前,Teddy暫時也只能繼續忍受「X服務」有點不穩定的品質以及三不五時免費贈送的bug。這種情況印證了「新創公司的重心,應該放在把產品做對,其次才是 慢慢 做好」。

***

問題是,新創公司所推出的產品或服務不受歡迎,到底是「沒有打中顧客要害(產品方向做錯)」,還是「品質太爛沒人想用(產品方向做對但品質沒有做好)」,有時候並不容易觀察出來。再者,有時候公司會沉迷在成功的喜悅當中,而對於客戶的抱怨抱持著「不然你不要用啊,咬我啊」的心態。長久下來若是競爭對手針對這些弱點加以攻擊並提出更好品質的服務,客戶便很容易會轉台觀賞其他更好看的節目。

***

約一年前Teddy買了生平第一個Apple的產品:Mac Book Air(MBA),在這之前Teddy是很討厭使用Notebook,因為太重。MBA除了重量輕,攜帶方便之外,在很多小細節使用起來覺得很貼心。例如,只要接上投影機,不需要按什麼切換按鈕,畫面直接就會輸出到投影機上面。記得之前使用Windows Notebook的經驗,相信很多人在簡報的時候有:「耶,怎麼電腦畫面打不出來」的經驗嚎啕大哭

用了MBA一陣子之後,Teddy的感覺是:「這不是一台notebook,這根本是藝術品啊」。

前一陣子HTC產品銷售下跌,該公司的老闆一直強調類似的話:「HTC是一家非常創新的公司,我們很有創意,沒怕過誰。我們只是行銷做得不好…」。創新很重要,行銷也很重要,但Teddy覺得,對於「品質」與「細節」的重視,是造成「產品」與「精品」的主要差別因素。

對一個專案或是產品而言,「做對」與「做好」應該是同等重要的因素。兩者的比重可以因時、因地、因情而動態調整,但如果長期養成「差不多先生」的習慣,也只能繼續在拚價格、壓低工資這條路不歸路上繼續走下去。

***

友藏內心獨白:被你買到產品的公司怎麼那麼倒楣啊。

2 則留言:

  1. 第10行好像有辭誤 "產品對做"應該是"產品做對"


    沒錯應該把事做對再做好
    往往產品趕時間上線,很多沒考慮上線
    上了線才發現原先的規劃有問題。

    回覆刪除
  2. Hi li jason,

    謝謝指正,錯誤已修訂。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