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 10 09:22~10:12
在某次演講之後有一個朋友告訴Teddy:「你剛剛講的東西我都知道,只不過我沒有想到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而已。」聽完朋友的回饋Teddy只是笑笑回應,不過在心中已經給了他兩巴掌XD。「啊不就好棒棒,要不然你來講啊。」
這禮拜有三天的機緣和客戶請來的敏捷顧問與開發團隊一起練習Refactoring Kata以及用Mob programming(團隊輪流寫同一個程式)的方式重構客戶的程式碼。活動進行到第三天中午Teddy腦中突然冒出「你講的東西我都知道,只不過我沒有想到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而已。」此念頭一出趕緊在「虛空中」給自己兩巴掌,實在要不得。
最後第三天離開前Teddy感謝對方這三天的安排,讓自己體驗另一種「整體的感覺」。
***
以下是訓練過後幾種常見的學習者心態:
- 覺得完全沒用而且內容自己都知道。
- 覺得完全沒用但內容自己以前並不知道。
- 覺得有用但是內容自己都知道,而且對方的講法很一般(舊知識,舊觀點)。
- 覺得有用但是內容自己都知道,不過對方的表達方式自己沒想過(舊知識,新觀點)。
- 覺得有用而且自己以前都不知道。
大部分的人可能會認為第5種情況才是最「值回票價」的學習,Teddy覺得第4種其實也很重要,很多時候甚至比第5種還要重要。首先,很多我們「自認為已經知道的東西」其實並不是真的那麼熟悉,只是「略懂、略懂」而已。聽完講者的表達方式之後,將原本略懂的知識連貫起來,賦予新生命。在訓練活動結束之後,這種重新復活的知識回到工作中反而更容易被活用。
要讓一般人有5的感覺並不難,只要訓練內容聽眾沒聽過,就算講一些很基礎的東西聽完之後都會有種「感覺自我強大之好棒棒錯覺」。例如假設Teddy去聽理財演講,就算對方講的再基礎甚至是一些似是而非的錯誤觀念其實自己也判斷不出來,說不定反而覺得學到不少新東西。但因為是第一次接觸,回去之後離實用通常還有一段距離。可能要期待下次活動給予自己「第4種感覺」之後,才會激發落實的動機。
***
下次,當遇到「你剛剛講的東西我都知道,只不過我沒有想到要用這種方式來表達而已」的狀況,應當給予對方更多鼓勵。
***
友藏內心獨白:你也可以說Kent Beck講得東西你都知道只是沒這麼想而已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