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2年8月3日 星期五

搞笑談軟工: 如何挑選原文書(4)

August 02 10:29~11:07

這幾天突然又想到兩種挑書的方法,讓這一系列繼續苟延殘喘下去。

參考資料

螢幕快照 2012-08-02 上午11.05.56

假設鄉民們正在讀一本書,覺得這本書寫得很好,想要更深入瞭解書中的某些議題。有一個很簡單的方法,就是看看這本書的References章節中所列出的參考資料。舉個例子,Teddy在讀GoF的《Design Patterns》這本書的時候,覺得pattern方法很有意思,想要多加了解。由於GoF書中有提到,pattern的觀念是借用自Christopher Alexander所寫的《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所以Teddy就到Amazon上面買了一本。看了《The Timeless Way of Building》之後又發現,原來這本書需要與《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一起服用,效果更佳。所以又從Amazon上面買了《A Pattern Language: Towns, Buildings, Construction》。最後幹脆一不做,二不休,把Christopher Alexander的書全部買回家…供起來。

這個方法可以很有效地幫忙鄉民們建立起自己的閱讀清單,不過也是很傷口袋的方法。一本書隨隨便便的參考資料最少也會有個10-20本以上,如果真的都買回來看,有沒有時間看完是一回事,先遭遇到的問題就是有沒有錢買啊…Orz。這還不打緊,有時候好不容易存了點錢,要下單的時候才發現這本書已經絕版了。幸運的話,看看國內的圖書館有沒有藏書,或是Amazon上面有沒有二手書可以買(但是要注意,有些二手書比新書還要貴很多啊嚎啕大哭)。但是Teddy也曾遇過買不到絕版書的情況,只能算是與該書無緣。來人啊,下一本伺候。

 

相關書籍

這個方法是要借用Amazon的幫助。鄉民們在Amazon上面點選某本書之後,除了該書的資料以外,還會顯示「Frequently Bought Together」與「Customers Who Bought This Item Also Bought」這兩個分類。這兩個分類告訴鄉民們那些書可以與本書一起買,以及買本書的人同時也買了其他那些書。這些資訊都算是提供某種關聯性資料給鄉民們參考,與前一項所介紹的「參考資料」方法其實很類似。藉由知道這本書通常會與那些書一起被合買,或是買這本書的人也買了那些其他的書的這種相關性資訊,鄉民們便可「站在別人的肩膀上,擴展自己的閱讀領域」。

螢幕快照 2012-08-02 上午10.51.30

螢幕快照 2012-08-02 上午10.52.41

***

友藏內心獨白:真的需要看那麼多書嗎?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