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22 21:00~22:40
今天繼續昨天的議題,回答上禮拜上Scrum第三梯次課程由學員們所提出來的問題。
問題六:Scrum Master和Product Owner可以是同一個人嗎?
Teddy:「理論上不行」,因為這兩者的責任在許多地方是互相衝突的。PO通常會希望團隊在每一個sprint當中,完成越多的story越好。PO基本上不管團隊用什麼方式開發軟體,反正在單位時間之內能夠完成越多的功能就越好。Scrum Master則需要觀照全局,必須協助團隊持續改善開發流程與技術能力。而這些改善的工作,很有可能是短時間看不到立即的功效,因此PO不一定會願意將這些改善的需求排入優先的施工對象。
當Scrum Master和PO變成同一人時,如果Scrum Master是技術人員背景,那麼很可能發生「重改善而輕功能」的問題,把很多時間花在為改善而改善上面。反之,如果Scrum Master是非技術人員出身,則可能會排斥所有的改善工作,把全部的時間都拿來開發功能,而導致「重功能而輕改善」。
結論就是,「逆練 英九 九陰真經」,要自己小心一點,注意不要走火入魔了。
問題七:Bug fix 的story要如何估算點數?
Teddy:這個問題很好,簡單地說,就是「用猜的」。基本上,bug可以分成三種:
- 修改方法很明確的bug:這種bug最簡單,只要花時間就可以改好。例如,網頁打錯字、修改CSS、欄位檢查邏輯錯誤等。
- 大致知道問題可能會出在哪裡的bug:從回報bug的敘述中,團隊「大致上」可以猜到bug發生的原因,但是對於要花多少時間才可改好比較沒有把握。
- 完全沒有頭緒的bug:只知道在某種狀況下系統會發生錯誤,但是可能還沒辦法重複發生錯誤的步驟,也不是很清楚錯誤發生的原因,更不知道要如何排除錯誤。
Teddy通常會把好幾個bug集中在一個bug fix的story裡面去修復,而這些集中在一起修復的bug,最好是有80%左右是屬於上述第一種或是第二種bug,而20%左右是屬於第三種bug。然後,心理先預估一下,看看這些佔80%的bug(第一種與第二種)和其他story相比,大概需要多少story point。假設是5個story point好了。藉著再看看剩下的20%第三種的bug,如果整個bug fix的story point變成8,對於修復剩下第三種bug的信心如何?舉例而言,如果大家的信心只有30%,那就把story point再往上跳一級,變成13,此時如果大家的信心可以提高到70%~80%左右,那就差不多可以了,就用這個數字當作這個story的story point。看到這裡鄉民們可能會問,那為什麼不在往上跳一級,用20個story point?這樣信心指數可能會到95%啊?這也是一種方法,團隊可以依據大家投票的結果,取得一個大家認為可以接受的大小。重點是,決定之後就去做,做了之後再依據實際狀況,作為下次修正的參考。
問題八:內部討論API的文件,是否需要紀錄。
Teddy:類似的問題(敏捷方法是否需要寫文件)上一集回答過了。如果是Teddy,應該會直接把文件寫在API上面(寫在code裡面),而不會特意寫一份文件(例如Word文件),來敘述API的介面與使用方法。
問題九:Sprint planning meeting part 1在估算story point時,因為尚未切割task(尚不清楚施工項目),所以此階段所估算的story point是不是很不準?
Teddy:通常來講應該不會。在Part 1 雖然沒有切割task,但是團隊在討論與出牌過程中,其實在心裡面已經把如何完成這個story的方法「綜合演練」過一次了。如果大家的想法差異很大(所謂的很不準),那麼在出牌的時候自然會顯示這樣的差異,然後再引發另外一輪的討論,逐漸把這個差異給縮小。當然也可能會發生,在part 2切割task的時候,才想到剛剛有一些因素忘了考慮,而影響了story的估算。這也沒關係,就重估story的story point就好了。
問題十:團隊的工作是由Product Owner還是Scrum Master來分配?
Teddy:都不是,工作是團隊成員自己認領的。Scrum Master在「必要的時候」可以「提醒」團隊成員工作施工的順序是否有依據story的優先順序來施工。當團隊成員不知道要認領什麼工作來做的時候,Scrum Master也可以「建議」可能可以認領的工作。總之,工作絕對不是由Scrum Master或是PO指派的。
***
剛剛看新聞,明天照常上班、上課。要繼續去修訂這週末要上課的design pattern教材。
***
友藏內心獨白:颱風趕快走啦。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