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ugust 10 22:46~00:00
夏天到了,適合躲在冷氣房讀 paper。前兩天印了40幾篇paper回家看,當天晚上連續讀了好幾篇,因為內容都很精采,一篇接著一篇欲罷不能,看到凌晨兩點才睡。
以前還在學校念書的時候,Teddy定期都會去找看看IEEE Software、CACM或是類似OOPSLA、TOOLS等研討會論文集裡面有沒有什麼有趣而且看得懂的文章,從中獲得一些新知與靈感。雖然剛開始讀paper的時候真的很痛苦,因為欠缺很多對於術語和背景知識的了解,不但讀paper的進度很慢,而且經常看不太懂箇中精要之處。但只要慢慢堅持下去,paper讀多了之後,慢慢地比較容易抓到重點。
Teddy看的paper都是屬於「實務」類型的paper,說實話過於理論的Teddy也看不懂。鄉民可能會覺得,出社會之後又不是在做研究,為什麼還要讀paper?況且現在網路上資訊這麼多,遇到什麼問題拜一下Google大神答案就出來了,實在不需要花時間去讀生硬的paper。
其實讀paper的好處很多,包括:
- 獲得相對較為嚴謹的知識:現代社會資訊發達,也出現了很多「現學現賣」的名嘴型人物。以前Teddy以為只有電視上有名嘴,後來才發現「保潔」與「嘻評」到處都有,軟體界當然也不例外。有些人對於許多大道理、知識、技術,說的頭頭是道,好像自己身經百戰。但等你實際稍微深入一點點接觸這些人之後,卻發現完全不是這麼一回事,原來買空賣空的成分比較高。論文雖然也有造假以及為了出版而出版的現象,但相對而言,論文的內容其產出過程還是比較嚴謹一些,而且來源也比較豐富(類似的研究主題全世界會有好多人都在研究)。
- 掌握趨勢:以IEEE Software為例,幾乎每一期都有一個主題,由這些主題可以看出國外(美國)受到關注的議題。不過通常會被期刊選為主題的題目,都是已經比較成熟的議題。如果要看到比較熱門或是早期的趨勢,則可以往研討會論文尋找。Teddy還記得以前讀書的時候看過一篇continuous testing的研討會論文,從中獲得了一些與工具開發以及持續整合相關的靈感。沒想到過了好幾年之後,這個觀念真的有人持續耕耘,還開發出Eclipse上的外掛程式,而且真的可以用。因為Teddy幾年前讀過這篇論文,所以前一陣子當Teddy看到這個外掛程式之後,馬上就知道這個工具的目的與用途。
- 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厲害:大部分的鄉民平常上班時間都在加班,因此沒時間讀書。少數有讀書的鄉民除了從網路上找資料、親朋好友告知以外,其餘的知識大部分就真的是從「讀書」而來。出社會之後還繼續讀paper的人相對少很多,所以如果能夠定期讀一點paper,有機會從其他管道獲得新知,可以讓自己「看起來」比較厲害一點。
- 練習批判的思維:俗話說:「盡信書不如無書」,同樣的道理:「盡信論文不如無論文」。當論文越看越多的時候,很容易發現針對相同的事情,不同的作者有不同的看法。藉由學習這些不同的意見,來培養自己批判議題的能力。
***
古人云:「熟讀唐詩三百首,不會作詩也會吟。」Teddy說:「熟讀論文三百篇,不會發表也會掰」。是不是這個意思?,就是這個意思。
***
友藏內心獨白:鄉民曰:就是不想讀論文才來寫程式的啊。
請問DP 是 Magic 還是 Myth???? 我好想知道啊XDDDD
回覆刪除這是不能說的祕密啊...XD。
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