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2年5月2日 星期三

Quality Attribute Scenarios(13):Usability

May 01 08:26~09:16

螢幕快照 2012-04-29 下午9.28.53

 

好高興終於來到課本所介紹六個QAS的最後一個:Usability。翻開課本90-91頁,根據課本的定義:

可用性是討論關於使用者是否能夠很容易地完成一件他想要完成的工作,以及系統提供那些協助來幫助使用者完成該項工作。

課本用以下五個角度來討論usability:

  • Learning system features:如果使用者所面對的是一個他不熟悉的系統,那麼這個系統可以做哪些事情來幫助使用者比較容易的上手(比較容易學習使用一個新的或是不熟悉領域的系統)?
  • Using a system efficiently:系統要如何協助使用者更有效率的使用它?
  • Minimizing the impact of errors:系統要如何將使用者操作錯誤所造成的影響降到最低?
  • Adapting the system to user needs:使用者(或是系統)要如何調適使得使用者更容易完成他想要完成的工作?
  • Increasing confidence and satisfaction:當使用者下了一個正確的指令或操作動作,系統要如何回應以增加使用者的信心?

***

每個做軟體的人都知道usability的議題很重要,但是卻不知道要怎麼做才能提高usability。這幾年因為Apple大大的成功,以及手機apps的 氾濫 普及,因此越來越多的老闆與鄉民們開口閉口就是「使用者經驗(User Experience)」,很多公司甚至都有專門的「使用者經驗設計部門」。這絕對是一個好現象,但是卻不必然代表台灣廠商設計的軟體變得比較好用了…Orz。Teddy曾經看過某個號稱經過「使用者經驗設計部門」所設計的軟體,但是卻是連實作這個軟體的程式設計師自己都不想用這個軟體。為什麼?因為覺得這些「專業人士」設計出來的軟體操作介面與流程「鳥鳥的」。

這是特例嗎?不知道,Teddy只知道「HTC One X只有2秒與10秒的自拍計時器對Teddy這種老人家來講很難用…XD」(鄉民內心獨白:切,老人家學年輕人玩什麼自拍)。

Usability跟人機介面、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這些領域的知識相關,但是也跟軟體架構有很大的關係。不知道這些所謂「使用者經驗設計部門」的人,有沒有需要去學習軟體架構?反過來,做軟體設計的人,也應該多多少少了解一下人機介面、認知心理學、學習理論在講些什麼,以免被別人給唬了一愣一愣的…XD。

***

友藏內心獨白:先不要扯那麼多,把這一章看完再說。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