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y 01 22:04~22:12
(The Psychology of Everyday Things, p. 2)
今天天氣好熱啊,剛剛從公園散步回到家中,悶熱的感覺更是明顯。雖然很想響應政府節能減碳與省電的 口號 政策,終於還是忍不住把書房的冷氣給打開了,只好安慰自己這樣才有辦法定下心來寫文章啊…XD。請翻開課本第91-93頁,這一系列有認真看的鄉民們應該對下面這個表格的格式搞得非常熟悉了。
元素 | 可能的內容 |
Source | 使用者 |
Stimulus | 想要:學習系統功能,更有效率的使用系統,減少錯誤發生時對系統造成的影響,適應系統,使用起來感覺很自在 |
Artifact | 系統 |
Environment | 執行時間或配置時間 |
Response | 系統提供一或多種反應:
|
Response Measure | 工作時間,錯誤的數量,解決問題的數量,使用者滿意度,使用者知識的增加,成功操作與全部操作的比例,時間或資料遺失的總量 |
有了上面這個Usability General Scenario Generation表格,鄉民們就可以替自己的軟體架構定義出很多個usability QAS。接下來又到了瞎掰時間,請看幾個例子:
Quality Attribute | Source | Stimulus | Artifact | Environment | Response | Response Measure |
Usability | 使用者 | 減少錯誤發生時對系統造成的影響 | 系統 | 執行時間 | 想要取消目前的操作 | 取消動作可以一秒之內完成 |
Usability | 使用者 | 使用起來感覺很自在 | 系統 | 執行時間 | 想要知道目前正在哪個目錄之中 | 在標題列(或狀態列)顯示目前目錄 |
Usability | 使用者 | 支援更有效率的使用系統 | 系統 | 執行時間 | 在命令列模式想要執行之前輸入過的指令 | 使用者可以按方向鍵來重複之前輸入過的指令 |
Usability | 使用者 | 適應系統 | 系統 | 配置時間 | 想要看比較大的字體 | 設定字體功能可以在五個操作之內完成 |
以上就是usability QAS的內涵以及幾個簡單的範例,終於把這六個QAS都介紹完畢了(鄉民內心獨白:什麼,有六個?是那六個啊?)。這一系列從今年二月一日開始寫第一篇,到今天五月一日剛好滿三個月,沒想到在「壓力之下」最後還是完成了。不過知道QAS怎麼寫只是第一步,課本後面還有介紹如何實作這六種QAS的方法。就姑且當作預備部隊使用,日後如果擠不出料的時候再找「它們」出來幫忙吧。
***
友藏內心獨白:此時好想大叫一聲---旺旺…XD。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