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ept. 05 17:40~19:05
這一陣子因為和APP跨界交流協會、台灣創意設計中心、ezScrum團隊合辦了「我們都是設計師:跨界敏捷工作坊」活動,所以花了點時間讀了幾本和「創新」、「設計思考」有關的書,也把Agile UX Design和敏捷遊戲開發給複習了一下。Christopher Alexander在《The Oregon Experiment》這本書裡面,也提到了一種「跨界開發」的模式,雖然跨界開發的標的物是建築,但是也很有參考價值(Teddy一直認為,Alexander的很多做法,後來都可以在敏捷方法中看到類似的影子。所以把Alexander的模式理論學好,對於軟體開發與設計有著無形但是莫大的幫助)。這些知識,目前在Teddy的腦海中,都還屬於獨立的孤島,要說這幾座島之間有通道,恐怕也只是「流籠」或是「索橋」這種危險的交通工具。隨著跨界活動的舉辦,慢慢地經過一段時間的沉澱之後,應該可以把這些東西全部參混在一起在做成幾座「跨海大橋」…XD。
在跨界的目的之下看了這堆書之後,慢慢覺得敏捷精神不只在軟體開發上有用,對於產品與服務的創新設計也適用(也許這是各種不同領域互相影響的結果,大家互相學來學去,到後來也分不清楚誰學誰)。Teddy在《決定未來的10種人(The Ten Faces of Innovation)》這本書裡面,就看到很多和敏捷方法類似的作法。例如:
- 用最低成本的方式快速做出prototype (這一點應該在各行各業都適用)。
- 組織跨職能的團隊。
- 強調fail fast以及從錯誤中學習(失敗越多,成功越快)。
- 培養企業具備持續改善與創新的文化。
- 提供客戶真正需要的東西。
- 開放的心胸與願意合作的態度。
- Inspection和adaptation。
- Simple design。
***
鄉民甲:那又怎樣?
在教導創新思考的書籍中,比較強調「發想」、「如何觀察使用者」、「如何設計出創新的解決方案(可能是新產品、流程改善、使用者經驗提升)」。Teddy姑且把這些全部歸類為「需求(問題)分析」。如同《決定未來的10種人》這本書所說的:「我們公司跟客戶的公司一樣,解決問題的高手多如過江之鯽。但你必須先知道問題是什麼,才能談解決。」
在敏捷開發中(廣義的說,所有的軟體開發),也談需求分析,但往往卻比較偏向「技術面」的問題。例如:
- 需求要用什麼形式撰寫。Use case、scenario,還是story?
- 如何管理需求的相依性?
- 每一條需求之間的關係是什麼?(想到 use case 之間的包含、擴充關係,就頭大…Orz)。
- Traceability的問題。
- 等等等…XD。
當然做軟體的人也談「如何才能得到使用者真正的需求」,但是對於「如何用比較創新的角度,來思考使用者所遭遇的問題」這方面就談的比較少。
鄉民甲:然後呢?
但是做軟體的人,對於如何把需求做出來的「過程(流程)」,就談得比較多。所以如果可以結合「創意發想方法」再加上敏捷開發法的實務做法與快速回饋以及持續改善的精神,這樣應該有機會把整個產品或是服務開發流程(暫時還是先以軟體開發為主)串接起來(從問題發想到交貨)。
***
至於使用者經驗(介面)設計師要如何與軟體工程師在Scrum框架下合作,這禮拜六就知道了…XD。
***
友藏內心獨白:為什麼人類學家的照片,旁邊一定要站著黑人呢?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