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3年6月6日 星期四

鬆弛讓你更敏捷(3):不好的進度表

June 04 12:42~14:00

螢幕快照 2013-06-04 下午2.34.52

 

當年老蔣總統提出「一年準備,兩年反攻,三年掃蕩,五年成功」的反攻大陸進度表(schedule),很不幸的最後事與願違,計畫沒能如期實行。請問,時程延誤或專案失敗這是訂定計畫者的責任,還是實施計畫者(軍人)的責任?

嗯…感覺起來應該是 聖上 專案經理 訂定計畫者的責任吧…是吧,不是嗎?

***

為什麼工程師普遍都很不爽專案經理,因為進度表是專案經理規劃的,但是只要進度落後,專案經理便把責任推給基層的工程師,質疑工程師辦事不力或是能力不足。

工程師:進度落後的原因,會不會是schedule訂定錯誤呢?

專案經理:天下沒有不好的schedule,只有趕不上進度的工程師吸血蝙蝠

工程師:你贏了,我走蝸牛

***

《別讓員工瞎忙(Slack: Getting Past Burnout, Busywork, and the Myth of Total Efficiency)》書中第八章有兩段話Teddy覺得非常有道理:

天下的確有不好的進度表,如果進度表訂下的完成日期沒有做到,它就是不好的進度表。這是判斷進度表好壞的唯一標準,就是這麼簡單。不管做不到的原因是什麼,如果完成日期沒有達到,進度表就是不好。進度表的目的是做計畫,不是設定目標。工作沒有按照計畫來進行,計畫自動無效。

做不到的進度表是計畫者的錯誤,不是執行者的錯誤。如果工作人員極無能,好的計畫會考慮到他們的不足,使其影響減到最低。一個不考慮實際狀況的計畫,不僅無用,而且危險。

讀完上面這兩段話,鄉民們有沒有覺得這個精神跟Scrum好像啊。在Scrum的框架中,release date是固定的,可以調整的是功能項目的多寡。所以從這個角度來看,時間到了之後就算是原本規劃的某些功能無法完成(理論上未完成的功能是價值較低的功能),團隊總是可以釋出某些對使用者有價值的東西。

在Scrum框架中計畫者是Product Owner,當作案失敗時,由Product Owner負責,而不是開發人員的錯誤。這一點也符合slack書中的看法。

***

進度表原本就是一種估算,有估算就會有錯誤。承認錯誤,面對問題,才有機會可以解決問題。如果把進度表當成聖旨,堅持「千錯萬錯皇上不可能錯」的心態,那就只好…請參考《對症下藥》。

***

友藏內心獨白:難不成schedule跟政見一樣,都是喊爽的,不需要落實挑眉質疑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