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3年6月28日 星期五

需要一個廣泛且通用對設計的定義嗎?

June 25 17:04~18:20

螢幕快照 2013-06-25 下午6.20.15

 

某學弟Spirit Du看完《設計的定義》,在留言區提了一個問題:其實我們需要一個廣泛且通用對設計的定義嗎?這個問題對Teddy在《設計的定義》文中鬼扯了一堆的有的沒的內容提出一個根本性的質疑:Why?幹嘛吃飽沒事幹寫這些有的沒的?

這是一個很好的問題,正所謂「Quality Without A Name」,設計不就是…設計…嘛,當你自己做過設計,接觸到設計的產出物,你就知道設計是什麼了。更何況設計的形式與標的物種類繁多差異性又很大,例如建築設計、室內設計、軟體設計、互動設計、節目設計、對話設計、仙人跳設計…等等,怎麼可能整理出一個廣泛且通用的設計定義呢?就算可以,這種定義,有用嗎?

***

Teddy的經驗告訴自已,正因為設計的領域、方法、策略、思考模式各不相同,因此更應該整理出一個廣泛且通用的設計定義或概念框架,以便拿來學習與容納各種不同的設計方法或理論。舉個例子,Alexander提出的context、form、force這些概念,原本是用來解釋建築或都市設計。同樣一套方法,拿來解釋軟體設計,行得通;拿來設計使用者介面,也行得通。用Alexander的方式來設計軟體架構Teddy已經提過好幾次了,這裡有一個影片,是37signals的設計師Ryan Singer分享如何用Alexander的方法來設計web-based應用程式的使用者介面,內容非常精彩,推薦給鄉民們欣賞。

再舉個例子,今天假設鄉民們不小心聽到了Design Thinking(設計思考)或是Service Design(服務設計)這兩個「名詞」。一種最直接的學習方式是去理解這個領域的人如何介紹Design Thinking與Service Design。學習一個新的知識,光是要入門就需要一些時間。如果要變成專家,那所耗費的時間更不易估計(至少也要《一萬個小時的練習》吧)。今天如果鄉民們有一種方法,可以新學到的東西,與自己熟悉的事物建立起關聯性,那麼學習的效果將會變得很好,不但新的事物不易忘記,還可以沿用原本的經驗到新的領域中。

***

今天上午Teddy和同事到導入Scrum的客戶端進行觀察與訪談,訪談結束之後,Teddy就套用Alexander的方法,請同事分析輔導團隊所面對的問題、影響這些問題的作用力(force)。最後,Teddy詢問同事:「假設你是團隊的ScrumMaster,你會建議採用哪種方法(form or solution),來協助團隊平衡這些作用力」。

同樣一套方法,一魚多吃,Teddy自己就應用到軟體(架構)設計、介面設計、Scrum導入、問題分析,還有早年的e-learning領域中。現在則是想要繼續套用「吸星大法」,把Design Thinking吸入這個框架裡面。但因為時間有限,所以「吸」的速度很慢,目前只吸到皮毛而已挑眉質疑

***

結論就是:發明USB的人真的滿偉大的挑眉質疑

***

友藏內心獨白:這樣還可以避免被一堆流行名詞一再打臉。

1 則留言:

  1. 呵~沒想到回應變成一篇文章啊,其實要有泛用的定義不是不行,我也瞄過一些討論設計的書(還不是軟體設計的),有時候針對特定領域的問題去定義,反而比較具體也淺顯易懂,泛用的定義很容易太抽象而不知所云。最近發現很多新語言提供很高的抽象語法,但不知什麼原因,看不少這些語言寫出來的程式卻非常不抽象,也有一種說法是太抽象反而造成提高理解的曲線。最後,泛用是要大部份領域都願意認同,不然也只是曲高和寡。題外話,最近頂著博士光環的人,常被罵不知所云或是不知人間疾苦倒是真的XD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