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eb. 26 07:56~08:43
戰役傍晚時分的八里橋,圖片來源在此。
有一天在書局巧遇一位畢業多年的學弟….
學弟:學長,聽說你最近在開課教Scrum…
Teddy:對啊,開一些和敏捷開發有關的課程。
學弟:我也好希望有機會可以導入敏捷開發,可是我們主管不贊成。
Teddy:喔。
學弟:我們主管說,軟體工程,不管是RUP、CMMI、Agile、Lean,都是「無三小路用的東西」。
Teddy:那,什麼東西才是「有三小路用」呢?
學弟:主管認為只要大家努力工作,團隊有士氣,對公司有向心力和認同感,不管是用什麼開發方法,都可以把軟體做好。
學弟:主管還說,想當年他們還在當工程師的時候,根本也沒有什麼敏捷開發,還不是把案子給結案了。靠的是什麼,就是大家不怕死、不怕難,一起加班熬夜的那一股拚勁啊。
***
清朝末年,英法聯軍攻入北京之前,與清軍在北京近郊的「八里橋」展開大戰。依據維基百科上的資料,清軍出動精銳的八旗軍和蒙古騎兵共約3萬大軍,準備與約五千人(有一說是八千人)的英法聯軍決一死戰。戰爭結果大家都知道,清軍大敗,咸豐皇帝北逃熱河,圓明園被毀,北京淪陷。
不是說只要有「士氣、向心力、認同感」就沒有打不敗的敵人嗎?應該是清軍沒有士氣,對皇帝和朝廷沒有向心力和認同感。疑,不對啊,清廷派出的是「八旗軍和蒙古騎兵」,可都是「自己人」。那一定是「士氣太低」,以下引用維基百科上面的一段資料來看看清軍的士氣:
法國遠征軍中尉保羅·德拉格朗熱對清軍騎兵描述:「炮彈和子彈無法徹底消滅他們,騎兵們似乎是從灰燼中重生。他們如此頑強,以至於一時間會拚命地衝到距大炮只有30米遠的地方。我們大炮持續和反覆地排射,炮彈於他們的左右飛馳,他們在炮火中倒下了。」
清軍死都不怕了,還可以說他們「士氣太低」嗎?
***
朱元璋時代沒有「敏捷開發」他也是從一個和尚變成開國皇帝。清朝也沒靠著「敏捷開發」就統一中國。做事要成功,當然不是只有依靠什麼特定的「開發方法」一途,但沒有方法(軍師)肯定很難成功。「時代在變、環境在變」,只想著「以不變應萬變」,靠著「亮疤痕」來回憶以往的豐功偉業,並期望這樣的豐功偉業可以永垂不朽。這種心態,本身就很危險。
英法聯軍開始採用大口徑火炮射擊拚死一戰保衛八里橋的埋伏清軍,最終佔領了八里橋,橋上清軍屍橫遍野。蒙托邦回憶:「八里橋成了這一天最動人的一幕。早晨還鬥志昂揚的那些清軍騎兵,現在都已消失得無蹤影了。這座橋是一種古老文明造就的偉大古迹。那些衣著華麗的騎兵,在橋道上揮動旗幟,毫無掩護地以一種對我們的大炮和火炮無能為力的炮火,作出了反擊。」(維基百科)
***
友藏內心獨白:歷史不是理論。
哪位學弟?
回覆刪除保護當事人的生命安全不便透露 XD。
刪除我要招募他脫離那危險的地方
刪除這篇寫得真好~
回覆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