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4年9月11日 星期四

對症下藥,循序漸進

Sep. 04 11:12~12:16

你為什麼要放棄治療

怪醫黑傑克畫面,來源在此

 

有一天Erica問了Teddy一個問題…

Erica:為什麼你在上課的時候,對於學員問的問題,回應都很「直接」,甚至會讓人覺得很「尖銳」,聽了之後很「刺耳」。但是,上次X公司的顧問案,連我都看出來X公司有很多問題,但是開會的時候你卻只跟對方的負責人提了其中幾點,和上課時「雷厲風行」的態度大不相同?

Teddy:因為學員來上課,只有短短的2~3天時間。在這麼短的時間之內要幫他們「洗腦」,希望學員回去之後可以改掉原本不良的開發習慣,「重新做人」—不寫測試的可以開始動手寫測試、不做設計的可以開始做設計、忽略例外的人可以開始處理例外、還住在「瀑布式大樓」的人可以搬家到「敏捷社區」來、忽略用戶體驗的可以開始培養同理心。以上這些習慣的改變,都是困難的工作。所以,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必須採取「當頭棒喝」的手段,希望能夠當場「打醒」學員,沒有時間慢慢來。

Teddy:有一次我因故到了某醫院的急診室,看到急診室醫生告訴病人:「你不用跟我說這麼多,你只有兩個選擇,現在我讓你離開,不出三個月你就要從此終身洗腎。或是現在辦理住院手續,病床我已經幫你安排好了。」病情都已經嚴重到看「急診」,醫生只能用嚴厲甚至是「責罵」的口氣來說服病患接受治療。至於病患最後是否接受,醫生也沒辦法強迫啊。

***

Teddy:至於企業導入的顧問案,這些客戶已經上過我們的課程,對於敏捷開發的全貌已經有了一定的了解。客戶已經「住院治療」,比起告訴他們一大堆問題讓對方「害怕」,他們更需要時間來逐一實踐敏捷開發的各項做法。如果你用「最高標準」來看待這些團隊,你可以找出成千上百個有待改善的項目。作為顧問,我們的工作不是把這些改善項目列出來就可以了,而是要培養團隊,讓他們可以在顧問離場之後,還有能力能夠靠自己的力量,持續提升團隊的能力,逐一克服所遭遇的問題。如果公司希望有一個人可以長期幫他們解決問題,讓他們可以都不花腦筋,這個公司需要的不是顧問,而是一位全職的員工,職稱可能是「八府巡撫」,一品官不要告訴別人

Teddy:打個比方,你對於一個身體虛弱且身患數種疾病的病人,一下子把所有的病情都告訴他,病人可能會受不了,最後決定放棄治療。所以,先協助病人治療最嚴重的1~2項疾病,等病情好轉,再來處理其他次要的問題。

Erica:原來如此。

Teddy:X公司的例子,在顧問案進行中,每一個sprint我會跟對方討論我觀察到幾項比較嚴重的問題,詢問他們的看法,並擬定應對方法。在顧問案結束前1個sprint,我們再把這一段時間所觀察到的全部問題和對方討論一次,並建議他們日後改善的方向。所以不是明明看到問題假裝沒看到來討好客戶。

Erica:每個顧問案的客戶都是採用這樣的策略嗎?

Teddy:不是,要看「病人」的體質而定。上次另外一個Y公司的案子,公司員工都是年輕人,比較容易接受新的觀念,我講話就直接很多,而且每個sprint協助他們改善的項目也比較多。

***

醫生可以協助病人對抗病魔,但身體是病人的,治療進度主要還是由病人決定。前一陣子Teddy脖子痛的老毛病復發,周一到周六幾乎天天要去復健。有時候遇到上課日,那一天沒去復健,脖子的狀況就比較差。

改善就跟復健一樣,沒有最好,只有更好

***

友藏內心獨白:有復健經驗的人就能夠體會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