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2年6月8日 星期五

把飯吃完就可以玩遊戲嘍

June 08 00:14~01:00

image

 

幾個月前有一位鄉民告訴Teddy,說他們老闆要求針對每一個被記錄在issue tracking系統裡面的bug(可能是QA或是客戶回報的bug),要開始記錄所謂的「代罪羔羊 責任歸屬人員」。也就是說,要找出每一個bug的「罪魁禍首」(怎麼有種公布十大槍擊要犯的感覺…XD)。老闆認為,只要把產生bug的人給找出來,以後工程師就會比較注重品質,而「不敢隨便產生bug」。換句話說,老闆打考績的時候,bug責任歸屬人員是會跟效績扯上關係的。怎樣的關係?當然是名字出現在issue tracking系統裡面次數越多的人,考績越爛啊。

等一下,看到這邊有沒有覺得有一種怪怪的感覺?如果有,恭喜你,平常有認真的在看「搞笑談軟工」。Issue tracking系統的重點是為了要「解決問題」,也就是儘量把問題發生的環境、畫面、重複產生bug的步驟、回報者這些資料記錄下來,以便於日後除錯時可以参考。至於要把bug追究到某隻代罪羔羊身上,然後紀錄在系統中以便日後進行公審,這到底是那位天才老爹想出的策略啊?如此一來,以後困難的功能都沒有人想去做,因為困難的功能發生bug的機率會比較高,被列入黑名單的機會也大大增加。不然就是造成以後大部分的時間都不是花在開發系統,而是耗費在「尋找責任歸屬人員(推卸責任)」這件事情上面。翻成白話文就是,空轉。耶,怎麼跟台灣的近況好像啊(迷之音:證所稅到底要有幾個版本啊?)。

話說回來,也不是說就不應該檢討為什麼會發生bug。如果該團隊有採用Scrum,可以在retrospective meeting中檢討品質不良的問題。家裡有位這麼天才的老闆這位鄉民的團隊當然是沒有採用Scrum的啦。但是也可以考慮定期(例如兩週)開個1-2小時的流程檢討會議,這樣總比把「責任歸屬人員」紀錄在系統中要來的有用。

如果老闆真的要記錄bug的「責任歸屬人員」,最後結果一定是變成Teddy在「目標管理,不要吧」這一篇所講的情況。Teddy念書的時候雖然沒有修過「算命」這堂課,不過有時候這張烏鴉嘴還滿準的。

***

Teddy昨天跟Kay講了這個「責任歸屬人員」的故事,Kay告訴Teddy另外一個故事。話說Kay有兩個小姪女,為了哄她們吃飯,Kay的哥哥(兩位小姪女的爸爸)就跟她們說:「乖乖吃飯喔,只要吃完飯之後就可以去玩遊戲了」。

各位鄉民們請猜想一下,結果如何?兩位小姪女會乖乖的卯起來把飯吃光光,然後快快樂樂地去玩遊戲嗎?

錯!不要小看小朋友的智慧。用這種方式想要誘導小朋友吃飯,結果適得其反。兩位小姪女為了能夠趕快去玩遊戲,「飯越吃越少」,一下子就說她們「吃飽了」、「吃不下了」。原本爸爸的「美意(誘導小朋友乖乖地把配額內的食物吃光光)」,沒想到居然造成反效果。

鄉民們,軟體工程師會比這兩位小朋友還要笨嗎?

***

把心思花在「非工程面」的管理手段上面,保證不會讓軟體變得更好,只會死得更快。就好像一艘船上破了一個洞,船長命令所有船員「加班」把水往外舀,但是卻沒有人想要去把破洞補起來。也許舀水的動作可以減緩沈船的速度,不過也有可能在舀水的過程中不小心把破洞弄得更大,讓船沈得更快…Orz。而且,無論如何,僅僅是靠「舀水」這個只花體力不花腦筋的方法,還是改變不了船最後往下沈沒的這個事實。

老闆心態不改,神仙難救。

***

友藏內心獨白:叫你導入Scrum你又不聽(丟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