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ly 13 13:30~17:18
今天介紹一篇刊登在最新一期 IEEE Software 的文章:「Team Performance in Software Development」(軟體開發團隊績效)。文章提到五個影響軟體開發團隊的因素,分別是:
- Team Coordination(團隊協作)
- Goal Orientation(目標導向)
- Team Cohesion(團隊凝聚力)
- Shared Mental Models(共享心智模型)
- Team Learning(團隊學習)
***
Team Coordination
軟體開發包含很多不確定性,開發人員經常面對模糊、定義不清且時常異動的需求。在這種情況下需要依靠團隊成員之間的良好協作來處理問題。「協作」這個字經常聽到,到底是什麼意思?根據文中的定義,協作就是「管理活動之間的相依性」,例如:共用資源(昂貴的測試設備誰要先用)、工作分派、不同工作包之間的關係。
良好的協作需要團隊成員頻繁地互動(interaction)與回饋(feedback),以及在團隊成員之間對於相依性的事物需要達成共識,才不會出現雞同鴨講的現象:
成員甲:你這個工作怎麼做了三天都還沒完成?
成員乙:我根本還沒開始做啊。不是要等你先做好X我才可以開工?
成員甲:這兩件事情沒有一定誰要先作、誰要後做啊!
***
對應到敏捷開發,團隊協作的機制非常多。像是Scrum裡面的各種會議以及短開發週期,XP的pair programming也是一種協作開發方法。看板方法則是透過限制在製品(WIP)數量,以視覺化的方式達到人員協作的目的。
***
Goal Orientation
目標導向也是大家耳熟能詳的 口號 方法。沒有目標,或是目標不明確,會導致大家瞎忙,但卻沒有實質產出,當然會嚴重損害團隊績效。講是這樣講,但讓團隊成員擁有一個清楚且願意共同努力的目標,有時候並不是那麼容易。相信不少人有類似的經驗,老闆為了「激勵士氣」,訂定一個非常有企圖心的目標讓團隊去完成。最後除了達到激怒團隊的效果以外,並沒有實質提升績效。
文中提到團隊領導要引導成員朝向目標邁進,必須要了解軟體開發流程中種種的動態變化,時時關注與評估團隊成員的行為。
對應到敏捷開發,在Scrum中每個sprint都有一個sprint goal,由Product Owner與團隊成員共同決定。團隊成員依據story優先順序施工,這也算是一種落實目標導向的方法。Release plan(產品釋出計畫)可視為更大的目標,以避免只關注sprint goal產生見樹不見林的問題。另外,最小可行性產品(Minimum Viable Product;MVP)也是一種目標導向的做法,只是在MVP的觀念中,這個目標是有待驗證的假設,希望藉由快速上市獲得用戶回饋來修正目標。
***
Team Cohesion
團隊凝聚力就是一群人黏在一起,團結一致以追求目標的傾向。看過電影《魔戒》的人都知道,魔戒遠征隊剛開始凝聚力不高,以至於出發沒多久就只剩下佛羅多和山姆兩個人。凝聚力越高,代表團隊對於完成使用有著較高的承諾(commitment)。
XP的Collective code ownership(又稱為shared code)是一種提升團隊凝聚力的方法。Scrum的自省會議(retrospective meeting)藉由團隊成員持續提出改善建議,(做得好的話)也是一種有效提升凝聚力的手段。
***
Shared Mental Models
共享心智模型聽起來不太像平常會說的話,翻成白話文就是團隊成員對於工作、工作之間的關係、如何協作與互動等概念,有著相同的認知。例如,Scrum、XP或是Kanban這些方法便可視為一種心智模型(如何做事,以及對於某些名詞有共同的定義、理解)。說的再簡單一點,就是團隊成員認同某種做事的方法,這種認同就是共享心智模型。擴大一點來講,可以解釋成「文化」。句有相同文化背景的人,對於如何生活、如何溝通、如何做事以及一些約定俗成的事物,都有著共同理解。
共享心智模型可以增進團隊效能道理也很簡單,試想一個想要導入Scrum的團隊,只有一個人去上過課,其他人都還活在waterfall的世界中,這樣的團隊怎麼可能有效率。所以,要讓敏捷開發產生作用,必須建立起團隊的敏捷思維(agile mindset)或是敏捷文化(agile culture)。
***
Team Learning
最後一點,團隊學習,算是大絕招。不管團隊具備什麼能力,這些能力都可能會「過時」。怎麼辦?有什麼能力可以解決能力過時的問題?想來想去就是「學習力」。只能具備學習力,所以不足的能力都可以獲得,這也就是「學習性組織」的概念。
敏捷開發就是一種持續學習、持續改善的方法,各種會議、回饋機制,都是一次團隊學習的機會。
***
分類人人都會,各有巧妙不同。光是知道這五種高效團隊的特性其實沒什麼用處。鄉民們可以試者將自己熟悉的開發方法,或是目前團隊實際的做法,套到這五個因素中。自己分析看看,這些因素目前自己團隊的實踐方式是什麼?有沒有可以改進之處?具體而言可以採用何種方式來落實?
**
友藏內心獨白:寫好久。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