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札特是跑到布拉格之後才大紅大紫的。
去年有一位修北科資工所【敏捷與精實軟體開發】課程的學生寫了一篇〈重新燃起對閱讀的興趣〉文章,他提到剛開始讀Teddy的〈搞笑談軟工〉部落格的經驗,讀完之後沒感覺也看不太懂。後來修課之後為了準備期中考,回頭看〈搞笑談軟工〉部落格,沒想到居然越看越有感覺。
相信有不少鄉民可能也有類似的經驗,剛開始接觸〈搞笑談軟工〉不知道Teddy在胡扯些什麼,過了一段時間再回頭看,可能可以看出一些端倪。本篇不是要吹牛說Teddy的思想領先鄉民多少時間,而是昨天突然有一種感觸:「看書或讀文章最難的不是英文看不懂,而是我們腦袋裡面有沒有一個合適的context(脈絡、情境、背景知識),去吸納、理解書中的內容。英文應該是次要的障礙,因為很多資料就算是寫成中文我們也看不懂啊。」
***
學生修課的過程Teddy自認沒有講什麼高科技的東西,只是提供一個context,介紹裡面的地形地物給學生認識,期望在課程結束後學生具備自我餵食(自我學習)的能力。
有人認為學習不需要懂理論的東西,要立即可用,拳拳到位。這是一種實用性導向的學習方式,主要目的在於解決眼下的特定問題,對於將所學拓展到其他領域可能就不是其關心的重點。Teddy認為理論的東西不是不能講,而是要用何種方式講到大家聽得懂。理論或是方法論,給我們一個框架、一個context,去觀察與收納各種模式(pattern),讓原本獨立的世界串接起來,讓知識的學習、記憶與運用變得更加靈活與輕鬆。
***
有一位朋友說他讀了一本書,因為作者「廢話很多」讀起來很累,但硬著頭皮讀到一半之後終於進入作者的世界,了解他所想要表達的重要觀點。有些鄉民可能會覺得時間有限,不需要讀書,只要看一看作者公開的投影片就已經很夠用了。Teddy認為投影片是「看熱鬧」的成分居多,真的要累積層次,要進入作者心中的context,還是要讀書。投影片充其量只是讓你成為新手或是高級新手,要成為專家,你需要理解context。
***
友藏內心獨白:做學問哪有不花時間的。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