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

2015年6月10日 星期三

幫幫Product Owner

June 09 20:08~21:02

螢幕截圖 2015-06-09 21.00.37

▲分組代表解釋他們提出的解決方案。

 

Teddy在北科兼任的軟體生命週期管理課程,第一組學生選擇開發「喬時間App」。經過兩次的sprint review,Teddy與其他修課的大部分同學對於使用這個App都興趣缺缺。在這個過程中Teddy多次嘗試提供自己的看法給第一組學生,但最後好像反而誤導了他們,把App的重點放在介面設計上,而不是想出具體有效的方案來解決「喬時間」所面對的多種有待解決平衡的作用力(force)。

兩個禮拜前上課的時候,Teddy靈機一動想到一個方法,將三組學生打散,然後請他們每個人想一個關於喬時間的情境(問題),然後再想出一個解決方案。

▼活動進行的方式很簡單,首先每個人在一張A4紙上,用四格漫畫的方式,劃出一個喬時間的情境。這時候只要思考問題,不用想解法。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15.15螢幕截圖 2015-06-09 20.15.53

 

▼接著每位學生跟同組的其他人說明自己遇到的問題,然後一組選出一個最值得解決的問題。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31.15

***

▼決定每一組的問題之後再一次重新分組。還是沿用四格漫畫的方式,但這次每個人要畫出解決問題的方法。畫好之後向每位組員解釋自己的解法,然後一組選出一個最好的方案。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38.52

 

▼接著請每一組將他們的最佳方案畫在黑板上面。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41.00

 

▼這個劇情是畢業班同學要決定謝師宴的時間。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41.40

 

▼這個劇情是發起活動者可以選擇哪些人是一定要參加的人,最後的時間會以這些人為參考。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41.31

 

▼這個劇情是參加活動的人可以選擇「誰去了我才要去」,雖然聽起來有點幼稚,不過在真實生活中還很常見。根據參與者所填的資料,系統會自動找出「關鍵人物」,活動發起者在決定活動時間時便可參考這些關鍵人物的行程以便讓更多人願意參與活動。

螢幕截圖 2015-06-09 20.41.46

 

最後,請第一組學生謝謝其他兩組幫助他們發展需求。

***

班上一共16位學生,整個過程費時90分鐘。藉由其他組同學(stakeholder)的幫助,在短時間內的確也找到幾個不錯的應用情境。像是「關鍵人物」、「謝師宴」,也有人提到當時間衝突的時候,可以用「俄羅斯方塊」來PK,輸的一方必須要配合贏的人的時間,也是滿有趣的做法。

***

友藏內心獨白:三組臭皮匠,勝過一個PO。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