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27 09:50~10:34
▲畫面節錄自北美館官網
來到北美館二樓,展出霍剛先生的繪畫,作品的風格與一樓展出的「鏡 ─ 李小鏡回顧展」差異很大,正好可以繼續ORID實驗。
▼有了一樓的經驗,Teddy這次學乖了,對作品進行ORID分析之前先看看作品名稱,以免自己胡亂猜測一通。看了之後傻眼,怎麼絕大部分的作品都是「無題」,沒有題目指引方向要怎麼討論啊。
▼後來Kay說了一句很有哲理的話:「這種畫取得出名字才有鬼。」
在二樓展廳中看了一段作者的訪談紀錄片,發覺作者試圖透過作品傳達出「道」的意境。既然作品想要傳達「道」,也就是Quality Without A Name(「特質」或是「道」本身,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因此作品的名稱也就不重要,不需要花那個功夫幫作品取名字。
***
以下是Teddy自己的理解,ORID方法認為人的行為有四個層次:
- 觀察事實(O)
- 感受(R)
- 賦與這些事實與感受意義或建立價值觀(I)
- 最後做出決定,反應在行為上面(D)
一般人在溝通的時候,直接說出自己的看法或決定(I和D的層次),但未必將這個決定背後的客觀依據與感受(O和R的層次)說出來,所以一群人的討論基礎很可能是立基於不同的觀察與感受,如此一來要獲得共識就比較不容易,也很可能讓討論失焦。因此,藉由依序將ORID四個層次說出來,可以讓參與討論的一群人比較能夠聚焦於所要討論的主題上面,最後獲得一個大家都同意的行動方案或決議。
但是,如果從Quality Without A Name的角度來看,Quality(特質)無法用言語來表達,只能透過體驗來感受。將原本要透過體驗所感知的Quality藉由ORID的方式「反組譯」,看似熱鬧的討論過程,真的可以得到接近Quality本身的結論嗎?
不對、不對,Teddy又想歪了。ORID的目的並非教授或傳達什麼知識,也不是去解釋一件事或是一個物品的Quality,而是一種對話的過程,透過這個過程暴露或是彰顯出團隊的想法。這個想法本身無所謂對錯,ORID唯一的失敗是團隊不知道自己真正的想法。
從這個角度來看,藝術作品的名字並不重要,不管是「無題」也好,或是在〈北美館之ORID實驗(上)〉所提到的「情人節」也罷,都無關緊要。重點是ORID之後是否表達出「自己內心真正的想法」,至於這個想法和作者原本作畫的本意是否相同,根本不是ORID所要解決的問題。
***
友藏內心獨白:想要追求正確答案的壞習慣還是改不掉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