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ne 17 09:16~10:14
▲Google搜尋畫面
去年在北科上課花了一點點時間提到《被討厭的勇氣》這本書中關於「課題分離」的概念,並且舉了書中所提到的一個例子。例子的大意是說個人不應該把自己的不幸或不順利歸因於外在環境或是小時候的家庭因素,如此才有機會改變自己,走出一條新的路。
學期結束時有一位學生表示他不同意這個例子所要表達的觀點,並舉出他不同意的理由。看完理由Teddy完全可以理解學生的想法,因為第一次看到這個例子的當下Teddy也是和學生有相同的疑問,但是讀完書之後就可以理解書中所要傳達「課題分離」的意義。於是Teddy問學生…
Teddy:你對這個例子不同意,請問過了這幾個禮拜你讀過《被討厭的勇氣》了嗎?
學生:沒有。
「沒有」。那就討論不下去了,因為沒辦法在課堂上把這本書的內容交待過一次,在學生沒有讀過這本書的情況下,針對書中的例子Teddy和學生處在不同的情境(context)底下,當下再多的討論恐怕不會有結果,只好讓對話在此停止。如果學生對於這個例子以及「課題分離」有興趣,歡迎他在讀完書之後再找Teddy討論。
***
昨天C. C. Agile活動開始之前有幾位鄉民站在書櫃前面討論著書架上面的書,Teddy也湊過去參與討論。聊了幾句之後有一位鄉民說…
鄉民:我有一個問題想問你但我不敢問…
Teddy:有什麼不敢問的?(迷之音:你這不還是問了嗎…XD)
鄉民:我怕問了之後你會叫我去買你的書來看。
Teddy:這…這不太像我會說的話耶。我應該會說的是:「來上我的課,因為上課我賺得比較多XD」。
Teddy:你為什麼會有這種想法認為我會用「去買我的書來看」這一招來打發你?
鄉民:因為你之前貼過一篇文章,裡面就是這樣說的。
想了好一會還真想不出什麼時候寫過這樣的文章,後來想到上面提到的這個例子,可能是這位鄉民只記得「Teddy請學生(或其他人)去讀書」的這個結果,而忘了這個結果發生之前Teddy和學生(或其他人)的對話經過。
不能只看最後的結果(form)而不管結果發生在什麼情境(context)底下啊。
***
幾年前在某次演講結束之後有一位鄉民問了Teddy一個「大哉問」的問題,在Teddy與對方聊了幾句話之後,Teddy判斷可能無法在短時間內讓對方理解,於是Teddy告訴他:「如果你真的想了解這個問題,可以來上我的課」。
在上上次C. C. Agile活動結束後,有兩位鄉民問了一個關於pattern的問題。在與對方對話的過程中,討論的層次逐漸加深而對話的雙方依舊沒有「走散」,於是Teddy順手拿出書架上Alexander的《A Pattern Langauge》這本書,翻了兩個建築的pattern和對方討論。整個討論的過程沒有涉及「買我的書」或是「來上我的課」XD。
***
扯了這麼多,不是要比較誰比較厲害、誰書讀得多、誰高人一等這種無聊的問題,而是想表達每個人擅長的領域都不同,習慣的溝通方式(頻率)也不同。對話的當下如果發現「多言無助(說再多也沒有幫助)」,最好的方式也許不是「花更多的時間溝通」。往後退一步,等待時機成熟,頻率對了,再談不遲。
***
友藏內心獨白:所以古人說知音難尋。
If you can't explain it simply you don't understand it well enough.
回覆刪除如果你真的懂,就能夠用簡單的方式說明,不用要求別人買書。
要達到這種程度,功力真的要夠深才行@@
刪除